首页

免费女王调整教视频之家

时间:2025-05-24 07:46:20 作者:原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党委书记赵广民接受审查调查 浏览量:23760

  中新网3月29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发布。

  2023年,教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始终突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根基。教育部直属机关开展调研1400多场,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和典型案例。组织推动全国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分享活动。

  (二)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党内法规作为重要内容,列入2023年度《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司局级干部集体学习方案》,推动部党组及各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会同中央依法治国办等部门联合举办“全国法学院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全国所有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625所高校2000余人参加培训。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重大专项,健全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校协同研究机制,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加快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

  (三)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部党组书记、部长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带头学习、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定期主持党组会、部务会审议教育部法治建设重大事项,统筹谋划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持续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发表署名文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上,围绕教育系统贯彻实施宪法、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情况作交流发言。

  二、加快推进教育立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教育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对高质量教育法律制度供给的需求,启动教育法典编纂工作,着力增强教育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组建课题研究组围绕教育法典的体例结构、主要法律制度、教育法典草案文本等展开研究。

  (二)重点领域教育立法迈出坚实步伐。统筹谋划教育立法,推动将学前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各立法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三)教育制度供给不断丰富。印发《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第一次就规范信息技术产品中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出台专门规章,初步构建相关管理制度。印发《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办学暂行规定》,系统设计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办学的基本规则。印发《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幼儿园督导评估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丰富制度供给。

  三、持续规范行政权力,着力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

  (一)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健全“三重一大”规则机制,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坚持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合法性、公平竞争、反垄断、宏观政策一致性“四必查”,确保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相关精神和要求,与宏观政策取向保持一致。健全教育标准体系,提升中国教育标准国际影响力。组织开展教育行政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对有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进行自查和清理。持续规范管理“三评一竞赛”项目,建立部内联合审查机制,对拟设立的评审和竞赛项目从严审核把关。

  (二)加大向基层放权赋能力度。激发基层治理的活力、创造力。在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中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加强省级统筹,由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权点进行把关、初审、排序。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材料填报、数据集合、专家评审和过程管理全流程信息化,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三)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持续为高校松绑减负,不断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流程,形成包括高校在线申报、社会公示、专家意见征询、高校主管部门审核(审议)、专业设置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等环节的全程序链条。推进高校评估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分级使用、开放共享的评估管理服务系统,打造“行政部门+高校+评估中心”质量保障共同体,深挖常态监测数据、创新评估方式,切实减轻评估负担、增强评估效能。

  四、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全面正确履行行政职能

  (一)规范教育行政执法。印发《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规范和加强校外培训执法。组织开展第二批行政执法证考试,初步构建一支超过百人的教育部机关行政执法队伍。举办首次全国校外培训执法培训班和现场会,指导各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校外培训执法的重要意义,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校外培训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开展校外培训执法。

  (二)强化合法权益保障。秉持公正理念、遵循法治精神,充分发挥复议诉讼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办理行政复议100余件、行政诉讼120余件,通过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持续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2023年被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优秀集体”。持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全年共办理信息公开申请632件。

  (三)主动接受代表委员监督。成立“两会代表委员联络专班”,高位推动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络工作。召开年度代表委员座谈会,面对面报告交流教育工作。全年与代表委员电话、短信、书信及网络沟通2082人次,当面沟通137人次,承办建议提案2385件,牵头办理1110件,其中建议1309件、提案1076件,实现牵头办理件与代表委员沟通率、代表委员满意率、承办件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五、持续做好法治教育,不断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落实中办、国办要求,印发《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等两张清单,举办部直属机关法治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坚持举办宪法宣誓仪式,共有89名机关司处级干部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宪法宣誓,部党组书记、部长监誓。举办直属机关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报告和“教育部门依法治教培训班”“高校法治工作专题培训班”。

  (二)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指示精神,持续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开好讲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和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年共有76.5亿人次在线学习宪法法治知识,1.66亿名学生通过测评成为“宪法卫士”。举办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全国近30万所学校8000余万名师生在线同步诵读宪法。贯彻实践育人理念,建成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并隆重举办开馆仪式。联合中国法学会等六部门组织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以案说法”。组织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推动地方分级分类开展教师全员法治培训。按要求对教育系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开展自查,形成中期评估报告。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辟法治教育专题,上线一批法治相关优质数字资源,助力推进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

  六、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

  (一)丰富数字化资源和政务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数字化驱动赋能,提供优质资源服务和政务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服务体验感。上线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为学生家长、培训机构以及各级主管部门提供实用服务。建设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数据库,遴选400余部现行有效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文件入库。推进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打造22项数字化语言服务,接入8大类、300余项语言资源。上线“国家留学人员综合服务平台”,共受理45万余人次各类留学人员的政务服务在线申请。

  (二)持续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利用。按照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统一部署,推进教育数据的共享流动,建立全面规范的教育数据管理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流程,为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奠定基础。依托国家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积极拓展外部数据资源,汇聚20余家部委单位的117个政务数据共享接口。以政务数据服务重大专项任务,支撑1700余万名教师研修活动、558万份本科生学位论文(设计)抽检;支撑学分银行兑换通道,助力终身教育。

  下一步,教育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着力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切实当好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地评线】天府评论:绘就西部大开发的壮丽新图景

2021年以来,派溪童村落实落细乡村环境整治、老旧房屋拆除、美丽庭院打造、乡村会客厅建设等工作,打造了“一心两厅三园四坊”九大场景。2023年,该村依托厚大溪以及沿线生态绿道,将溪边的一块荒地打造成“π·共富部落”露营基地,充分利用VR设备、交互式地投等科技手段,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稻作文化。

外交部:中方愿以APEC会议契机 为亚太伙伴创造更多机遇

7月30日电 (记者 郝凌宇)在当地时间30日上午结束的巴黎奥运会羽毛球女双第三轮小组赛中,头号种子、中国女双组合陈清晨/贾一凡以21:16、21:15击败日本组合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小组赛三轮比赛均零封对手,排名小组第一晋级淘汰赛。

中国首个“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特展启幕

数据显示,食品及住宿费价格上涨是推升CPI的主要原因。食品方面,拉动作用最大的统计类别包括点心、加工食品、在外就餐、蛋奶制品等。其中,冰淇淋价格同比上涨12.3%,熟咖喱价格同比上涨13.8%,炸鸡价格同比上涨19.2%,牛奶价格同比上涨9.3%。去除生鲜食品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3%,生鲜食品总体价格同比上涨2.5%。随着旅游业逐渐恢复,当月住宿费同比上涨33.3%。

重庆奉节脐橙坐遥控“过山车”出山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介绍,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中国国家画院今年策划实施了“长江主题美术创作项目”,共160余人开展了写生创作活动。经评审,共有139件作品入选此次展览。“展览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新时代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成果。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包括之后的巡展,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贡献一份我们的力量。”

海河水利委员会进一步调度京津冀水毁修复工作

据悉,清单中包含政府供给类清单39条,主要包含一批即将开工的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政府主导的创新创业、柔性引才、产业支持方面的供给保障,着力支持企业精准参与城市发展。国资合作类清单14条,主要包含一批国有企业主导的新建改建、资产盘活、招商引资项目,以及国有企业运营项目的招商引资需求等,着力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深入合作。企业协作类清单22条,主要包含一批民营企业在先进技术、产业链条、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合作需求,以及优势产品、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推介需求,着力促进企业间的协同联动发展。产业发展类清单25条,主要包含“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以及“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方面的补链强链、招商引资等需求,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